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资讯 >详情

共话动力电池绿色低碳新变局 同探循环经济产业创享新路径

行业资讯 来源 :中国发展网 2023-05-25 11:07:35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白雪报道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迈入新阶段,动力电池产业功不可没。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经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而动力电池“退役潮”即将到来的事实,也正吸引着来自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5月20日至22日,以“动力电池赋能双碳目标·汇智创享绿色循环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暨联盟年会”在浙江省衢州市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由北京资源强制回收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主办,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科院过程所、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锂++锂电池循环产业互联网平台联合主办,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常州市范群干燥设备有限公司赞助。来自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科研机构、大学院校、行业协会/学会、金融机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材料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梯次利用与再生利用企业、拆解与再生处理装备制造企业、动力电池物流运输企业等单位等200余名参会代表参加了线下会议。本次会议采取同步线上直播方式。21日论坛上午分别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研究员曹宏斌和联盟秘书长何叶主持。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研究员曹宏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联盟秘书长何叶

顶层设计 深化高质量发展行动指南

“我们动力电池行业才不到十年时间,回收利用工作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还只是小满,尚未达到大满的程度。还需要付出更加深入的探索和更加艰辛的努力。”联盟首席政策专家、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原副司长马荣在致辞中表示,动力电池行业一直是国家各部委关注的重点。自2015年起,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各个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开展了地方试点,引导行业完善回收体系建设、关注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为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次论坛汇集了动力电池领域的专家学者、产业链相关领军企业代表,面对碳达峰碳中和大考,让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发展方式“绿”起来,需要社会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各领域各环节同频共振、连锁反应,这也是行业共同探求的解题思路。

联盟首席政策专家、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原副司长马荣

“各位嘉宾的真知灼见,各位专家的建言献策,各位同仁的所思所得,必将汇聚成我国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的强大合力。”作为本届论坛联合主办方,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鲍伟在致辞中表示,得益于资源强制回收联盟前瞻性地预判到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的广袤市场,早在2016年就发起成立了废电池回收利用专委会。华友循环基于专业平台的牵线搭桥,与产业链伙伴共谋绿色低碳发展,共探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新机遇。未来,华友循环将以全面贯彻国家“双碳”目标为己任,以创造客户价值、引领产业发展为使命,践行生产与生态和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的责任理念,在履行社会责任中推动企业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鲍伟

激荡思想 聚力共话未来发展

“电池废料具有较大的环境污染隐患,在拆解回收过程中如果不按照环保要求处理,极易造成环境污染,甚至有可能危害身体健康。做好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总工程师韦洪莲在做“废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及政策管理建议”报告时表示,整个行业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助力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其次应从后端考虑统筹规格与标准,开展生态设计,规范回收利用流程,通过市场模式建立稳定的回收利用网络,推进绿色再生技术的研发与示范应用,建立动力电池碳足迹计算方法论,控制环境风险,促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总工程师韦洪莲

构建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推动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可持续发展更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作为我国循环经济领域的框架法和基本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已逾14年。为适应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该法的修订研究工作已启动。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么新结合我国循环经济实施情况和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建议根据时代发展变化,要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作为立法的重要内容,以及关键品类管控问题作为专条进行描述。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么新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也成为研究领域热点。为了系统梳理,尤其是从资源、环境、安全多个维度,结合研究、产业、政府政策多个层面系统展现我国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的产业现状和发展情况,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孙峙团队在前两版白皮书的基础上,已经启动了新版的修订工作。会上,孙老师对白皮书的主要框架和内容进行了介绍,并邀请业内专家参与白皮书的编写。白皮书将基于对行业现状的分析,从顶层设计、回收工艺、环境影响等层面,梳理整个行业的难点、痛点,描画行业技术发展路线图,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撑。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鲍伟向与会嘉宾分享了华友循环回收综合利用可持续先进性,通过网络建设、平台开发、安全环保和工艺研发,构建锂电池全生命周期低碳生态,以华友生态渠道为通路锁定退役电池资源,为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增值赋能。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鲍伟

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优秀实践案例

为规范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体系建设,着力推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构建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新发展格局,联盟在2023年3月起即面向行业征集“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典型案例”及“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优秀实践案例”,案例征集范围涵盖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新型商业模式、绿色低碳技术和装备,活动获得了业内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我们根据企业案例的技术先进性、管理创新性、实践效益性和推广示范性等多维度,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进行严格评定,最终评选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优秀实践案例”名单:衢州华友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巴特瑞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赛德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生产者责任延伸的主体,车企发挥出不可或缺的作用,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管理专家孙伟提到,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衢州华友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未来双方将围绕电池全生命周期打造覆盖从原材料获取到循环利用全流程、可持续的闭环价值链。

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管理专家孙伟

会议同期,设置了案例展区,参会代表驻足停留,交流讨论。

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业标准创新贡献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及《联盟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管理办法》,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相关企业标准研制能力,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标准编制积极性与主动性,联盟从近几年来已发布的标准中遴选了具有先进性、引领性、实施效果好的团体标准,并出版了标准精选文集,经报批联盟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同意,及企业和专家推荐,特向以下标准制定单位颁发“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业标准创新贡献”: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池州西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贵州中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联盟理事长、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会长许军祥在上午会议总结中指出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业从小满到大满,任重道远,希望联盟在会后把各位嘉宾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总结提升,形成政策意见,不负大家对论坛的期望。

联盟理事长、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会长许军祥

创新赋能 探索技术新模式

下午,论坛邀请行业专家、龙头企业代表带来12个精彩纷呈的报告,聚焦于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新技术、新动力、新平台、新模式、新趋势,与参会嘉宾分享企业一线的实践经验,以及对于行业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下午的论坛上下半场分别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秘书长于可利和联盟副秘书长郭晓玲主持。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秘书长于可利

联盟副秘书长郭晓玲

生态环境部对外与合作交流中心高级项目经理谢佳宏作题为《积极履行国际环境公约 推动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国际环境公约机制、公约项目实践情况,特别是重点介绍了“中国再生铝、铅、锌、锂行业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实施安排。

生态环境部对外与合作交流中心高级项目经理谢佳宏

近年来,伴随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动力电池产业也一路高歌猛进,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回收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实现了从本土走向世界的发展飞跃。资源强制回收联盟副秘书长曹国庆详细梳理了行业市场规模和技术现状,并剖析了产业发展趋势。

资源强制回收联盟副秘书长曹国庆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吕萍介绍了数字技术赋能构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池回收利用网络、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系统、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化诊断系统、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溯源管理平台。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吕萍

获得第三方的碳中和认证,表明一家组织正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是近期的“热点”认证。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低碳领域产品经理贺晗详细介绍了动力电池碳回收利用行业的碳中和认证。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低碳领域产品经理贺晗

去年底,由资源强制回收联盟提出并启动编制《退役动力电池资源化利用温室气体减排绩效评估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该标准旨在建立一套科学的核算方法,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对退役动力电池资源化利用带来的碳减排量进行核算,凸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的碳减排贡献。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田西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该标准的编制情况。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田西

ESG作为一种综合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框架体系和经营理念,具有综合协同、框架灵活、适用性强等特点,正逐渐被纳入企业规范化发展体系,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总监李鹏分享了动力电池行业ESG管理如何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总监李鹏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于2018年由科技部批复设立,是汽车行业首个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致力于新能源智能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宗磊详细介绍了国创中心基于线上数据和线下检测的动力电池状态评估技术。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宗磊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二次资源事业部梯次利用总监祝小明在报告中详细梳理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现状,分享了对于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未来发展趋势的见解,剖析了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给出了应对的策略。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二次资源事业部梯次利用总监祝小明

“锂++”产业互联网平台是由天奇股份作为主要发起方,联合京东科技、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资源强制回收联盟等四方共建,专注于以技术创新和数字化驱动促进锂电池循环利用,源锂科技有限公司CEO胡颖围绕平台“一切皆共享、一切皆合作”的理念,详细介绍了“锂++”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情况。

源锂科技有限公司CEO胡颖

中国融通集团是中央管理的商业类国有独资公司,经营范围涉及房地产、农业、酒店及旅游业、商业服务、资源开发利用、科技服务、医疗健康等众多领域,中国融通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经理李历铨介绍了融通集团在资源开放方面的工作。

中国融通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经理李历铨

巴特瑞科技拥有国内领先的退役动力电池带电物理拆解技术,致力于建立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循环产业链闭环,聚焦电池银行+梯次利用+回收再生等环节,构建电池金融服务及回收利用生态链,形成了独特创新的发展模式,巴特瑞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付强在会上分享了巴特瑞如何“助力低碳背景下锂电行业可持续发展”。

巴特瑞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付强

电池数字护照作为欧洲《新电池法》设立的壁垒,受到国内电池产业链企业的广泛关注,艾利丹尼森思创数字化解决方案总监陆莹介绍了艾利丹尼森云平台如何应用于电池护照,助力新能源,提高电池安全性。

利丹尼森思创数字化解决方案总监陆莹

近年来,中欧之间的关系与未来发展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中资企业也不断加大在欧盟市场的本地化布局。中国的电池产业链相关企业“走出去”之路,前景广阔。2022年2月欧洲议会通过《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将电池管控方式正式由指令上升为法规,此举对中国电池相关产业链企业有怎样的影响,中国企业该如何应对?圆桌论坛环节由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田西带领五位优秀企业家——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雄辉、无锡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龙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王红霞、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回收事业部及可持续发展办公室高级经理高琨、广东省电池回收利用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郑秋华——共同探讨了“欧盟新电池法来袭,中国企业该如何应对?”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华友衢州基地。华友衢州产业园,是华友走出桐乡总部在国内打造的第一个生产基地,经过十年的建设,投资逾450亿元,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钴化学品生产基地。

本次论坛通过现场研讨与成果展示,总结经验、完善行业技术发展路线、构建标准体系、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双碳目标引领下,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此次大会召开之际正值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小满,恰如动力电池行业的现状,未来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相信以中国企业的勇气与干劲,必能达成行业的大满。

标签:

精彩放送

返回顶部